公司动态

当前所在位置:网站首页 > 公司动态

危险废物焚烧炉进料预处理及配伍

焚烧法是危险废物的一种高温处理技术,危险废物在温度为850℃的**燃烧室焚烧后,产生的烟气进入温度为1200℃的*二燃烧室焚烧以破坏各种有害物质。

该方法具有减量化和无害化程度高的优点,但由于焚烧工艺缺陷或操作不当,也易造成少量的多氯联苯(VCB)、多环芳香烃(PAH)处理不完全或微量二恶英(PCDD)的产生;且飞灰和底灰中还残留不能处理的重金属物质。

1、危险废物焚烧炉进料预处理及配伍的意义

焚烧系统较为复杂,系统中燃烧温度、送入量、燃烧时间、废气情况都是该系统需要考虑的问题,尤其是在焚烧危险废物时,危险废物组成、危险废物含水量能较大影响固有燃烧装置的燃烧质量,燃烧不彻底就可能造成二次污染。

在焚烧系统中,燃烧温度、搅拌混合程度、气体停留时间和过剩空气率是四个重要的设计参数,合称“3T1E”,与这些参数相关的因子包括废物热值、垃圾含水率、扰动方式、燃烧室容积、气体风量、助燃空气等,在设计或装置一定的前提下,为了实现燃烧平衡、系统稳定、处理高效,面对形态各异、成分复杂的危险废物,首先进行预处理,而后在进行焚烧前,还需要对危险废物进行配伍。通过合理的配伍可以降低运行成本、可以保证装置高效焚烧、提高处理效果。这就是危险废物焚烧炉进料预处理及配伍的意义。

(1)对于固态的焚烧废料,通常要进行破碎、分选处理成一定粒度的废料,不仅有利于焚烧,而且破碎后的分选有利于有价值资源的回收利用(如废旧金属的回收),并且降低焚烧成本。

固态废物常见包装包括散装、桶装等形式,根据常规焚烧炉进口要求,长宽高均不宜**过0.4米,较佳粒度为0.1m×0.1m×0.2m,不符合尺寸要求的废物,需提前进行破碎,破碎机应布置在预处理间的一端,破碎机应采用氮气保护等手段避免着火,废物无论是否破碎,都应根据热值、卤素、重金属等成分含量,分别在不同料坑存放,整个预处理间应密闭微负压状态,确保有害气体不外溢。

针对不宜或无法将废物与包装桶分离的情况,通过垂直提升机将桶装废物提升至水平轨道输送机上,然后自动送入炉前溜槽内。散装固体废物先进入废物贮坑,用抓斗吊车将其在贮坑中混合,尽量使废物性质、热值均匀。

(2)剔除不宜焚烧的危险废物。

不宜焚烧的危险废物包括:燃烧值小的、不能在焚烧中处理的有毒化合物、含有大量重金属的化合物。

(3)分离、烘干。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危险废弃物,不能直接焚烧,应进行分离及烘干,减少焚烧体积,增加燃烧值。分离可采用离心、压滤等技术;烘干可采用直接烘干(接触法)、间接烘干(对流法)、辐射烘干(红外线、微波)等技术。

(4)沉淀、固化。对难以分离及烘干的含水率较高的膏状危险废物,可采用沉淀及固化技术,减少焚烧体积,增加燃烧值。理论上,沉淀技术主要通过添加药剂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;固化则是通过添加新物质有毒化合物不再移动,在化学及力学方面更加稳定,处理无机/**污泥及含金属污泥效果更好。

实际上,油漆渣等膏状废物虽然占可焚烧废物总量比例不高,但因其特殊的形态给进料造成了一定难度,较可行的方法是掺拌粉状料后以抓斗等固体废物进料通道直接进料,粉状料可以是熟石灰,干木屑或其他需焚烧粉体料,混合及贮存过程中需注意避免扬尘。


13001425655.b2b168.com/m/

返回目录页